ID: 2363807

3.2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学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16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旅游,地点,旅游线路,确定,学案
  • cover
3.2旅 游 地 点 和 旅 游线 路 的 确 定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设计内容,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旅游景区规划进行初步评价。 3.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2.学习难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从什么地方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旅游资源与信息呢?方法很多: 图书 、 报刊 、 广播 、 电视 、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等处都是获得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二、选择旅游线路: 1.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 最少 的时间,花 最少 的费用,获得最丰富的 旅游体验 ,达到最满意的 效果 。 2.线路选择: (1)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 交通方式 和 食宿条件 。 (2)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 环形 或( 多边形 )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3)合理安排 时间 和活动 内容 。 (4) 突出主题 。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 三、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 1.旅游安全及事故成因: (1)造成旅游活动不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源于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两大方面。 (2)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 突发性 自然灾害。 (3)社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 战争 、 恐怖主义 、 社会动乱、 犯罪活动 、 火灾 及 旅游设施管理不当 等。 2.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增强安全意识 ; 消除不安全因素 ; 控制不安全行为 ; 加强救援 。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对于旅游者出游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课本P58—61) ★★★★2.产生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创新设计P72)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旅游线路设计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才有一条成功的旅行线路 B.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要有张有弛 C.设计旅游线路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热”兼顾,使“热”的地方“冷”下来 D.旅游线路要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 ★★★2.下列关于旅游安全防范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旅游者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B.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进行检查、维修,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维护 C.旅游警察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D.尽量不去旅游,防止旅游事故的发生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2009年7月6日电:4日16时左右,德化县石牛风景区内一辆旅游车辆翻下山崖,共造成9人死亡。 事故发生在石牛山风景区坂里,离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景点约几百米处。当时,旅游社的这辆旅游车总共坐了12人(包括司机),车辆从山路上直接翻下约100米高的山崖下,共造成9人死亡,其他人员还在抢救。 (1)本次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 ) A.旅游安全 B.旅游形象 C.旅游景观 D.旅游季节 (2)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B.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门来实现 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 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 (3)以下说法中,属于影响旅游安全重要因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