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8462

3.2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第1课时(课件 28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1304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太阳系,组成,结构,1课时,课件,28张
    第三章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第1课时 教案 课 题 第三章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日地之间距离,了解太阳大气分层的主要结构及其活动对人类的主要影响。科学思维: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模拟实验中太阳中心进行理解和构建,并能通过图表数据分析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究实践: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理解什么是太阳中心,对活动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态度责任:通过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探究活动,体会科技进步对太空探索的推动,形成追求真理、大胆求证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结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利用模拟实验,理解太阳中心。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八大行星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5】播放视频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你对太阳系的了解有哪些呢?引出课题:我们生活在太阳系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视频并思考:与地球相邻的是哪两个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演示PPT6-9】出示图片讲解八大行星的排布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其他天体,比如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等。出示资料讲解: 柯伊伯带,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图片和视频展示: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开始用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观测,逐步揭开了太阳系神秘的面纱。1990年,人类发射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避开大气层的干扰,从而观测到银河系以外更多、更遥远的星系。随着观测仪器的进步,我们探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太阳系的更多答案终将在未来逐渐揭晓。板书:一、太阳系的组成1、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其他天体: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演示PPT10-11】提问:我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为什么早前人类对于地心说和日心说有着巨大的争论,直到16世纪才被人们所知?小组活动,体验“什么是太阳系中心”,活动中思考以下问题:刚才同学和手电筒模拟的分别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你代表地球,同伴代表太阳,你能够仅仅根据本活动中的观察结果来判断哪个是太阳系的中心吗?你对这个实验有何疑问?【演示PPT12-14】提问: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东升西落,温暖地球,你对太阳有什么了解?教师播放视频进行小结: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直径大约是1.4×10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温度约为5500℃,中心温度高达1.5×107℃。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108千米。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谈谈植物的哪些形态特征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讲解: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1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太阳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演示PPT15-17】提问:太阳已有约50亿年历史,思考太阳为什么能释放如此大的能量。太阳的结构又是怎样的?讲解:光球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层位于光球之外。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