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146

1.3汽化和液化课件(45+34页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2024)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69090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北师大,上册,物理,八年级,学年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3.1 汽化 副标题:探究液态到气态的转变奥秘 背景图:一张展现多种汽化现象的场景图,左侧是洒在地面的水逐渐变干(蒸发),右侧是水壶烧水时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沸腾),中间用向上的箭头和热量符号标注,直观呈现汽化的主题。 幻灯片 2:目录 汽化的基本概念 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与沸腾 蒸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沸腾的特点与实验探究 汽化吸热及其应用 生活中的汽化现象分析 课堂小结与练习巩固 幻灯片 3:汽化的基本概念 - 定义与本质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例如,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水壶烧水时水变成水蒸气等都是汽化现象。展示这些汽化现象的图片,标注 “汽化” 及能量变化(吸热)。 能量变化: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这是因为液态物质中的分子要摆脱分子间的引力变成气态分子,需要消耗能量。可以理解为 “吸热挣脱束缚”。结合分子运动示意图,对比液态和气态分子的排列与运动状态,说明吸热的作用。 汽化的意义:汽化现象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生活和生产中制冷、降温等技术的基础。简单介绍汽化在水循环中的环节,如地表水蒸发进入大气。 幻灯片 4:汽化的两种形式 - 蒸发 蒸发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例如,夏天的汗水蒸发、冬天湿衣服在室外晾干(即使温度低于 0℃,冰也会升华,但液态水在低温下仍有少量蒸发)。展示汗水蒸发和湿衣服晾干的图片,说明蒸发的表面性和缓慢性。 蒸发特点: 发生部位:仅在液体表面。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汽化速度:比较缓慢。 能量变化:吸收热量,使液体和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致冷作用)。 用简洁的文字和图标总结蒸发特点,强调其与温度的无关性和致冷作用。 幻灯片 5:汽化的两种形式 - 沸腾 沸腾定义: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只有在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才能发生,例如,水烧开时的沸腾现象,水面和水底同时产生大量气泡。展示水沸腾的图片,标注气泡产生的部位,说明沸腾的剧烈性。 沸腾特点: 发生部位: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温度条件:达到特定温度(沸点)时才能发生。 汽化速度:非常剧烈。 能量变化: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等于沸点)。 用对比的方式呈现沸腾与蒸发的特点差异,突出沸腾的条件和剧烈性。 幻灯片 6:蒸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例如,热水比冷水干得快,夏天衣服比冬天干得快。展示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速度对比实验示意图,说明温度的影响。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例如,将水倒在盘子里比装在杯子里干得快,晒衣服时要把衣服展开。展示相同体积的水在不同表面积容器中的蒸发情况图片,说明表面积的作用。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例如,有风时衣服干得快,用电风扇吹湿物体能加速干燥。展示有风与无风环境下衣服晾干的对比图片,说明空气流动的影响。 总结:用公式化的语言概括:蒸发快慢 ∝ 温度 × 表面积 × 空气流速,帮助学生记忆影响因素。 幻灯片 7:蒸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蒸发的致冷作用 致冷原理: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从周围环境或自身吸热,导致周围环境或液体本身温度降低。这是蒸发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结合分子运动解释,蒸发的分子带走能量,使剩余分子平均动能降低,温度下降。 生活实例: 夏天在太阳下洒水降温,水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发烧时用酒精擦拭身体,酒精蒸发吸热降低体温。 狗夏天伸舌头喘气,通过唾液蒸发散热。 展示这些生活实例的图片,解释其中的致冷原理,加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