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408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34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2024)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8236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下册,物理,八年级,学年,10.2
  • cover
(课件网)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一、分子动理论:微观世界的基石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旅程中,分子动理论是解释物质微观行为的基本框架。它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宏观现象背后微观本质的大门。分子动理论通过对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规律的总结,揭示了物质热现象、力学性质等诸多宏观特性的微观根源。本节课我们将系统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深入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隙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三大核心内容。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的本质 (一)扩散现象:分子运动的直观体现 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最直接、最常见的证据。将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它们会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酱油,不需要搅拌,整杯水会慢慢变成棕色,这是酱油分子扩散到水分子间隙中的结果。 刚炒好的菜香气四溢,即使在厨房外也能闻到,这是菜的香味分子通过空气扩散到周围环境中的表现。 长期放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会发现它们的接触面有相互渗透的现象,金中有铅,铅中有金,这表明固体分子也在进行扩散。 扩散现象不受重力等外力的影响,完全是分子自主运动的结果。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速度不同: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运动空间充足;固体分子间距离小,运动受到的束缚较大。 (二)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热运动的加剧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密切相关。在前面的课堂实验中我们已经观察到,红墨水在热水中的扩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得多。这一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为了突出这种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能证明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夏天天气炎热,饭菜更容易变馊,这是因为高温加快了食物中分子的热运动和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用热水溶解洗衣粉比用冷水快,是因为热水中分子热运动更剧烈,能更快地打破洗衣粉分子间的束缚,使其扩散到水中。 (三)分子热运动的特点:无规则与永恒性 分子的热运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无规则性:分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方向和轨迹,它们像一群杂乱无章的小精灵,在不停地碰撞、反弹、穿梭。这种无规则性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表现,单个分子的运动是偶然的,但大量分子的整体运动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永恒性:只要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分子的热运动就不会停止。绝对零度是理论上的低温极限,在现实中无法达到,因此分子的热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即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内部的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物质可压缩的奥秘 (一)生活中的间隙证据 分子之间并不是紧密无间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间隙。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证明这一点: 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约为 196 mL,小于 200 mL。这是因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大小不同,混合时小分子会进入大分子之间的间隙,导致总体积减小。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我们能把大量空气压入轮胎,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很大,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减小,从而使气体体积缩小。 冰糖放入水中后会逐渐溶解,水的体积增加量远小于冰糖的体积,说明冰糖分子进入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隙。 (二)不同状态物质的分子间隙差异 分子之间的间隙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一般来说: 气体分子间隙最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通常是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其微弱,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间隙次之: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小得多,分子间的作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