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497

3.4光的色散(课件25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8859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色散,课件,25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4 光的色散 副标题:探索光的色彩奥秘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了解色光的三原色,知道不同色光混合的基本规律。 能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散相关的现象,如彩虹的形成。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彩色光现象 展示图片:雨后天空的彩虹、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光盘表面的彩色光斑、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的彩色光带 提问:彩虹为什么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肥皂泡和光盘上的彩色条纹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美丽的彩色光现象都与光的色散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光的色散的神秘面纱。 幻灯片 4:光的色散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三棱镜、白色光屏、太阳光(或强光手电筒)、带窄缝的硬纸板 实验步骤: 让太阳光通过带窄缝的硬纸板,形成一束平行光。 将三棱镜放在这束光的路径上,使光斜射入三棱镜。 在三棱镜的另一侧放置白色光屏,观察光屏上的现象。 实验现象:光屏上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结论:太阳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将白光分解成了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幻灯片 5:光的色散原理 原理分析: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但在介质(如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红光的折射角最小,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角最大,偏折程度最大。这样,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就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展示图片:光的色散原理图,清晰展示白光进入三棱镜后不同色光的偏折路径和在光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 幻灯片 6: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 彩虹 形成原理:雨后,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一个个小三棱镜。太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时,先发生折射进入水珠,在水珠内壁发生反射,然后从水珠中折射出来。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从而形成彩虹。 观察条件:彩虹通常出现在雨后放晴时,观察者背对着太阳才能看到彩虹。 展示图片:彩虹形成的示意图和真实的彩虹照片,标注太阳光在小水珠中的折射和反射路径。 幻灯片 7:色光的三原色 定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混合规律: 红光 + 绿光 = 黄光 红光 + 蓝光 = 品红光 绿光 + 蓝光 = 青光 红光 + 绿光 + 蓝光 = 白光 应用: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等都是利用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原理来显示各种颜色的。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由红、绿、蓝三种发光点组成,通过调节这三种发光点的亮度比例,就能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展示图片:色光三原色混合示意图和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像素放大图。 幻灯片 8: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如果一个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它就是无色透明的,如普通玻璃;如果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光,它就是红色的,如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没有光反射出来;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实例说明:在阳光下,红色的衣服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蓝色的玻璃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它透过蓝光,吸收其他色光。在漆黑的房间里,所有物体都呈现黑色,是因为没有光照射到物体上,也就没有光被反射。 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