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529

7.1.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36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2991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1.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36页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7.1 牛顿第一定律 副标题:力与运动的本质探索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了解历史上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探索过程,知道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的主要观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能准确表述定律的核心思想。 知道惯性的概念,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能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能区分力和运动的关系,明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幻灯片 3:引入 - 力与运动的困惑 展示图片:推箱子时箱子运动,不推时箱子静止;踢足球时足球运动,不踢时足球会停下来。 提问:生活中我们常常观察到,物体受力时会运动,不受力时会静止。这是否意味着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最终都会静止吗?自古以来,科学家们就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示力与运动本质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幻灯片 4:历史上的探索 ———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人物简介:古希腊著名学者,被誉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主要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观点形成: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直观观察,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局限性:没有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忽略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此观点是错误的,但对后来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幻灯片 5:历史上的探索 ———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人物简介: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 实验设计: 让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静止滚下,小球会滚上另一个斜面。 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仍能滚到原来的高度,但运动的距离更长。 若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水平,小球将无法达到原来的高度,会一直运动下去。 实验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不需要力来维持。 核心观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幻灯片 6:历史上的探索 ——— 笛卡尔的补充 人物简介: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主要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贡献: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物体不受力时运动规律的描述,强调了运动方向的不变性。 幻灯片 7: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 牛顿的总结: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概括和推理,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关键词解析: “一切物体”:表明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括物体不受任何力的理想情况,以及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况(等效于不受力)。 “总保持”:指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或”:表示两种状态必居其一,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幻灯片 8: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否定错误观点:明确否定了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的错误观点,指出力与运动的正确关系。 揭示运动本质:阐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才需要力的作用。 奠定力学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为后续力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理想化推理: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的推论与实际情况一致,是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