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614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51页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8901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51页,教学课件,上册,八年级,物理
  • cover
(课件网)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章 声音与环境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鸟鸣声、汽车鸣笛声、音乐声…… 这些声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观察与实验: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鼓面,会感觉到鼓面在振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面溅起水花;说话时用手按住喉咙,能感受到声带在振动。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声源。例如,敲击桌面时,桌面振动发出声音;水流冲击石头时,水振动产生声音;笛子发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的振动。 特别说明: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会停止。比如,鼓面停止振动,鼓声就会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产生后,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实验探究: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当空气几乎被抽完时,几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又会慢慢变大。 结论:这个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真空环境中没有介质,所以声音无法传播。 介质的种类: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例如,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行驶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在水中能听到岸边人的说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我们平时听到的大部分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 声波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 类比理解:当我们向水中扔一块石头时,水面会形成一圈圈的水波,水波向四周传播。声音的传播与此类似,声源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我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特点:声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感知它的存在。例如,声音能使烛焰晃动,这是因为声波传播时带动空气振动,从而推动烛焰;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仪器,就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 四、声速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例如,在 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在水中,声速约为 1500m/s;在钢铁中,声速可达 5200m/s 左右。 温度的影响: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例如,空气温度升高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略有增大。 五、回声现象 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应用:回声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蝙蝠就是通过发出超声波,接收反射回来的回声来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医生用的 “B 超” 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原理,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 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要区分开原声和回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s 以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不足 0.1s,回声就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例如,在狭小的房间里说话,声音听起来比较响亮,就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 六、生活中的声音传播现象 在教室里听课,老师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因为声音会通过水传播到鱼的耳朵里,吓跑鱼。 古代士兵晚上睡觉时常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固体(大地)传声比气体(空气)传声快,而且传声效果好。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