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1】探究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 1 【知识点2】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2 【知识点3】探究固体熔化时的实验数据以及图像处理 3 【知识点4】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5 【知识点5】不同熔点和凝固点的实际应用 6 【题型1】凝固 7 【题型2】熔化吸热及其应用 8 【题型3】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10 【题型4】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图象 12 【题型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14 【题型6】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判断 15 【题型7】熔化 16 【题型8】凝固放热及其应用 18 【题型9】探究固体熔化时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 21 【知识点1】探究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 (1)搅拌器的作用是使物质均匀受热 (2)水浴法: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加热缓慢 考查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常在实验题中考查。 例: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的顺序是_____,实验中对晶体进行加热的方法是_____。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min,晶体熔化时的特点_____,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晶体可以继续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分析:(1)水浴法加热物质应全部在水中,这样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 (2)晶体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热传递需要接触的物体间有温度差。 解析:解:(1)如图所示,器材组装的顺序是从下到上,便于固定酒精灯的位置,实现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采用了水浴法给试管内物质加热,并且用搅拌器不断搅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晶体受热均匀。 (2)晶体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如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48℃,熔化从第5min开始到第10min结束,总共持续了5min;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化过程所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3)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从下到上;水浴法;(2)48;5;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固液共存;(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 点评: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记忆性知识,牢记即可。 【知识点2】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2)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利用凝固和熔化时的条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中考热点. 例:表格中列举了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钨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 A.用铜锅可以熔化钢块 B.钨被用来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70℃时氮处于液态 D.-50℃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分析: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同存状态。 解析:解:A、钢的熔点1515℃,铜的熔点是1083℃,低于钢的熔点,所以用铜锅不可以熔化钢块,故A错误; B、钨的熔点是3410℃,灯丝发光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低于钨的熔点,则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断,故B正确; C、氮的熔点是-259℃,-270℃的氮是低于熔点,所以-270℃的氮是固体,故C错误; D、固态水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