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644

4.3 熔化和凝固--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日期:2025-09-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30171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理,PPT,44页,教学课件,上册,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4.3 熔化和凝固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3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能列举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实例。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区别。(重点) 知道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了解常见晶体的熔点。 理解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实例 熔化实例:冰化成水、铁块在高温下变成铁水、蜡烛受热融化成蜡油。 凝固实例:水结成冰、铁水冷却后变成铁块、熔融的玻璃冷却后变成固体玻璃。 (此处可插入上述实例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区分熔化和凝固现象) 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固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石棉网、秒表、海波(晶体)、石蜡(非晶体)。 实验步骤 探究海波的熔化过程: 将海波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水浴法加热),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海波中,不要接触试管底部和侧壁。 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烧杯中的水,同时用秒表计时,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 探究石蜡的熔化过程: 用石蜡替换海波,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示例) 时间 /min 海波的温度 /℃ 海波的状态 石蜡的温度 /℃ 石蜡的状态 0 40 固态 40 固态 1 45 固态 48 固态 2 48 固态 55 固态 3 48 固液共存 62 开始变软 4 48 固液共存 68 部分熔化 5 48 固液共存 75 大部分熔化 6 50 液态 82 完全熔化 7 55 液态 88 液态 实验现象与结论 海波(晶体)的熔化特点: 熔化前:随着加热,温度不断升高,处于固态。 熔化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需要持续吸收热量。 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处于液态。 结论: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熔点。 石蜡(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熔化前:随着加热,温度不断升高,逐渐变软,处于固态。 熔化中:温度持续升高,逐渐由软变硬,最终完全变成液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处于液态。 结论: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特点: 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有序排列。 常见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 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特点: 没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需要持续吸热。 非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无序。 常见非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种晶体的熔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对固体熔点的影响较小,通常可忽略不计)。 晶体 熔点 /℃(标准大气压下) 冰 0 海波 48 食盐 801 铁 1535 钨 3410 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 实验结论 晶体的凝固特点: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例如,水结冰时温度保持 0℃不变,0℃是水的凝固点,也是冰的熔点。 非晶体的凝固特点:非晶体凝固时没有固定的温度,温度不断降低,需要放出热量,状态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例如,石蜡凝固时温度持续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