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9837

19.1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课件30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39005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1,科版,全册,物理,九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9.1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副标题:开启电磁感应的探索之旅 姓名:[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生活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发电机来获取电能,比如在停电时使用的小型发电机,以及发电厂里巨大的发电设备。你有没有想过,发电机是如何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 电磁感应,也就是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 问题引入: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感应电流呢?感应电流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探究。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并了解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幻灯片 3:奥斯特实验回顾 实验展示:回顾奥斯特实验,展示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其下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生磁的现象。 现象分析: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这种电与磁的联系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深入思考: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这一猜想推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知识关联:为后续探究磁生电(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做铺垫,让学生意识到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幻灯片 4: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科学家探索:介绍法拉第等科学家对电磁感应现象的长期探索过程。法拉第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实验研究,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磁生电的重大突破。 实验突破:展示法拉第的一些关键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如在一个闭合电路中,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或方向,观察到电路中产生了电流,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意义阐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人类能够大规模地将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电气化进程。 幻灯片 5: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在什么情况下闭合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器材:蹄形磁铁、导体棒(如铜棒或铝棒)、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铁架台(用于固定装置)。 实验装置:展示实验装置图,将导体棒用导线连接在灵敏电流计上,组成闭合电路,导体棒放置在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可在磁场中左右、上下等不同方向运动。 实验思路:通过改变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状态,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从而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导体棒运动方向、磁场方向等因素对感应电流产生的影响。 幻灯片 6:实验过程与现象记录(一)———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 实验步骤: 将导体棒水平放置在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保持导体棒与磁场方向垂直。 用手水平向左或向右快速移动导体棒,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记录指针的偏转方向和导体棒的运动方向。 改变导体棒的运动速度,再次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现象记录: 当导体棒水平向左或向右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导体棒运动速度越快,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角度越大,表明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现象分析: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说明这种运动方式可能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关键因素之一。 幻灯片 7:实验过程与现象记录(二)——— 改变磁场方向 实验步骤: 保持导体棒在磁场中的位置不变,将蹄形磁铁的 N 极和 S 极对调,改变磁场方向。 再次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导体棒,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变化,并与之前的记录进行对比。 现象记录:当磁场方向改变后,导体棒做相同方向的切割磁感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