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0078

3.1 电现象--2025-2026学年2024教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同步课件 35页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5923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现象,--2025-2026,学年,2024,教科,物理
  • cover
(课件网) 3.1 电现象 第3章 简单电路 教科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电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准确阐述摩擦起电现象,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熟练掌握电荷的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牢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清晰认识验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深入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准确区分常见物质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并知晓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摩擦起电的实验,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如探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等,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电现象,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对电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认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及物体带电的本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区别。 (二)教学难点 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从微观角度解释电现象。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并演示多个与电现象相关的实验,如摩擦起电实验、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验电器使用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电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电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如讨论如何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不同物质导电性能差异的原因等,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展示微观的电子转移过程、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等抽象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实验演示:教师用塑料梳子快速梳理干燥的头发,然后将梳子靠近碎纸屑,让学生观察现象;再用气球在毛衣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墙壁,观察气球是否能吸附在墙壁上。 提问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梳子能吸引碎纸屑,气球能吸附在墙壁上,这是为什么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干燥天气脱毛衣时的静电现象等) 引出课题: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电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神奇的电现象。(板书课题:电现象) (二)新课讲授 1. 摩擦起电(10 分钟) 实验探究:给每个小组发放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屑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分别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摩擦后的玻璃棒和橡胶棒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经过摩擦后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能够吸引碎纸屑?教师适时讲解,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