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B. 由孔子编纂,成书于战国时期 C.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D. 体现儒家“仁政”“礼治”等核心思想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_____而对曰…… A. 率尔 B. 铿尔 C. 哂之 D. 喟然 3. 下列句子中,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浴乎沂,风乎舞雩(状语后置) B.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宾语前置) C. 夫子何哂由也(宾语前置) D. 非曰能之,愿学焉(判断句) 4. 下列对“夫子哂之”中“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笑,暗含赞许 B. 大笑,表现喜悦 C. 冷笑,带有讽刺 D. 苦笑,流露无奈 5.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手法的一项是( ) A.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B.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C. 吾与点也。 D.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6. 下列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 B. 六个七十岁的老人,加上五六个孩童 C. 六七十人的军队,或五六十人的百姓 D. 六种七十种礼仪,或五十种六十种风俗 7. 下列对“宗庙之事,如会同”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宗庙祭祀的工作,比如诸侯会盟 B. 宗庙的事情,如同聚会一样 C. 宗庙的事务,比如共同祭祀 D. 宗庙的祭祀,比如诸侯会同 8. 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教育垄断 B. 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教学 C. 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注重学思结合 D. 反对“温故知新”,鼓励创新学习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结构填空 开篇以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_____,引导弟子言志。 子路率先提出“可使有勇”的_____之志。 冉有、公西华分别以“可使足民”“愿为小相”展现_____的政治理想。 曾皙以“沂水春风”描绘_____的和谐图景,深得孔子赞赏。 2. 主旨理解 本文通过四位弟子言志和孔子的评价,体现了儒家_____的政治追求,以及_____的教育理念。 3. 翻译句子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三、课内阅读 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1-5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摄乎大国之间:_____ 比及三年:_____ 2. 下列对“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