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7255

3.1《祝福》课件(共51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494676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PPT
  • cover
(课件网)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者简介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和基础科学介绍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代表著作 背景介绍 《祝福》发表于1924年。 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该小说集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中,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而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 文体知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 典型的艺术形象 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解题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的平安,并祈求来年的幸福。 是人物命运的土壤,鲁镇是小说《祝福》的典型环境。 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鲁镇环境的语段,分析鲁镇环境的特点。 走进鲁镇感受薄凉 走进鲁镇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①初到鲁镇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②听闻祥林嫂死讯后 走进鲁镇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③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④结尾 字词积累 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 荸荠( )门槛( )咀嚼( )渣滓( ) 炮烙( )窈陷( )草窠( )蹙缩( ) 歆享( )牲醴( )唾弃( )蹒跚( )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 ) xuān zào tuán tà bíqí k n j júe z páoluò y o kē cù xīn l tuò pánshān piē xùn y n xūn 视频感知 情节赏析 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先写悲剧结局,吸引读者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以乐写哀,形成对比。营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倒叙 知识拓展 1.“妇者,服也”。 2.从一而终:“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 3.《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4.三从四德: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5.三纲五常: 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知识拓展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