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6906

1.2 快与慢 第1课时 教案 课件(共17张PPT)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05294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八年级,2024,科版,17张,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快与慢 第1课时 课 题 第一章 第二节 快与慢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提炼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形成速度概念建立,用比较分类法提升逻辑推理,形成准确认知,强化物理观念。认识速度单位,并小组合作推导速度单位换算,培养模型构建和知识迁移能力。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在计算中培养科学思维,准确分析情境选择公式求解。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提问:龟兔赛跑中,比赛刚开始,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兔子中途睡了一觉,最终乌龟先到达终点,裁判认为乌龟运动得快。为什么想法不一样?运动有快有慢,比较方法有所不同。【演示ppt4】演示观众角度的游泳比赛我们发现,观众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游泳的距离,游在前面的运动比较快。演示裁判角度的游泳比赛视频我们发现,裁判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游泳的时间,时间越短的运动更快。【演示ppt5】展示400m、100m游泳比赛的数据,提问,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演示ppt6】讲解,在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中,物理选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定义速度的概念。归纳并板书:运动的快慢速度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公式: 路程(s) 时间(t)【演示ppt7】根据定义得出速度的公式,并推出速度的变形式。归纳并板书:2.速度的公式及变形: 路程(s) 时间(t)变形:或s=vt【演示ppt8】讲解速度的单位根据速度公式,我们知道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是一个组合单位。板书3.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 或 m·s-1)【演示ppt9】展示速度仪表盘、限速路牌,我们发现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 km/h 或 km·h-1)板书在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时( km/h 或 km·h-1)【演示ppt10】讲解速度的单位换算演示单位换算过程,让学生主动完成两个单位换算。板书3.速度的单位换算【演示ppt1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观察速度仪表盘,读出速度大小为:130km/h表示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130km。【板书】4.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演示ppt12】要比较两个人的速度快慢,通过计算速度的大小得出。【ppt13、14】组织学生解答例题通过习题,熟练速度的概念、会通过简单计算、单位换算,并比较物体速度大小。【ppt15】知识拓展:用“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可以表示速度嘛?【ppt16】进行小结。【ppt17】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后回答听讲、思考,回答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个人或组内推到换算过程。听讲、思考、回答、记录思考并解答、听讲思考并解答、听讲思考、听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引入比较运动快慢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出两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距离;或者相同距离,比较时间。再思考不同时间、距离,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形成速度概念建立,用比较分类法提升逻辑推理,形成准确认知,强化物理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公式、单位及换算。分组进行单位换算的推到过程,培养模型构建和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并能准确读出速度仪表盘速度大小,描述具体物理意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