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 “物态变化”期末复习课 学习任务单 一、六种物态变化 填写六种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二、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在横线上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用钢水浇铸成车床零件 ; (2)萘球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越变越软 ; (4) 秋天,日出后浓雾渐渐消散 ; (5) 寒冷冬天,北方树枝上的“雾凇” ; 2.下列各情况下见到的“白气”,由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 ) A.做饭时在沸腾的锅边看到的“白气” B.冬天室外能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 C.打开冰箱门时在门边看到的“白气” D.夏日的清晨在河面上看到的“白气” 3. 右图所示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刚在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意识到,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很重要。铁杆位置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实验中_____的测量。 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的根据是_____ A.观察到的现象 B.温度计的示数 (3)小刚完成实验后,注意到只有小强还没有完成实验。观察发现,小强没有使用烧杯盖。小刚经过分析认为,烧杯盖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从而缩短了实验的时间。 (4)小刚还发现,在实验装置相同和组装正确的情况下,各组完成实验的时间也不一样。请你再帮他提供两个缩短实验时间的建议: ①_____;②_____。 4. 人工降雨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水资源的一种技术。在某次人工降雨中,飞机将干冰喷入云层,干冰会很快 ,在此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 ;这时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遇冷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 成小水珠,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三、课后作业 1.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中,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的室内温度 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3.雨过天晴,如图3所示的草叶上许多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慢慢消失。这一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4.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5.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某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5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6.夏天,小明从超市买雪糕。营业员从冰柜里拿出雪糕,小明发现雪糕包装纸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当他剥去包装纸,雪糕上就冒出“白气”,他把这支雪糕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请你帮小明解释这些现象。 7.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组装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配备搅拌棒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体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3 0 0 0 0 1.5 3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受热物体的温度和 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加热固体的初温是 。在2到5分钟时,此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实验过程中小聪他们发现,加热到第2分钟,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 分钟全部熔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 ,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 “非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