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7343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18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统编,五年级,上册,园地,教案
  • cover
语文园地三 教材pp.45~46 1.通过交流,了解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的三种方法,并能运用喜欢的方法讲民间故事。 2.通过朗读比较,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并进行积累运用。 3.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创编,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和描述,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朗读、背诵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背诵古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准备】 多媒体。 【学生准备】 1.查阅书籍或网上查询“俗语”和“成语”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区别。 2.收集有关《乞巧》的资料。 【教学方法】 在教学“交流平台”时,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梳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先组织学生自读这些俗语和成语,明确每一组词语的意思都是相近的,在练习中体会两组词语不同的表达效果;在教学“日积月累”时,引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习方法】 自主默读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注意要点,用笔勾画关键语句,梳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朗读比较,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交流中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并熟读成诵。 1课时 情景导入 读到了好的故事,我们会忍不住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已经听过,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加入一点自己的创作。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看看可以如何进行创作吧!(板书:语文园地) 探究新知 一、交流平台 1.默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用笔勾画关键语句,梳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并交流:可以用哪些有趣的方式讲民间故事呢? 2.指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方法: “换种人称亲切讲述故事”“大胆想象,合理编写故事”“变换情节顺序妙讲故事”。 3.这些方法听起来就很有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二、词句段运用 1.体会对比,学习运用。 (1)区分俗语与成语。 ①指生分别读左右两组词语,说说发现。 出示教材第一小题的词语。 ②出示:同一行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两列词语的形式不同,分别是俗语与成语。 ③谁能说一下俗语与成语的定义以及区别?(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 (2)词语运用,体会表达效果。 请同学们从课本所列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俗语或成语填空。 出示: 曹操杀了蔡瑁、张允,知道上了周瑜的当,当即(  )。 我们年轻人,要敢于勇往直前,不能(  )。 长大后,我们要(  ),回报父母的恩情。 老师(  )地指出了我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父母(  )地期待儿子早日归来。 (3)学生思考交流: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哪个好?(提示:各有特色,按需使用) 2.仿照例文,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1)出示例文,比较交流:你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主要意思相同。) (2)思考: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点?用笔画出片段二中增添的部分。(教师总结要点:加入了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使故事更加具体生动) (3)请同学们仿照教材上的示例说一段话,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提示:先独自想象,并联系上下文,思考自己要加入哪些内容;与同桌交流自己想增添的内容,并听听同学的建议) (4)班内分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5)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讲述,其余同学评议。评议要点:是否加入了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抓住重点进行描写。 三、日积月累 1.朗读。 (1)出示古诗《乞巧》后,学生自由朗读,读准诗的节奏。 (2)出示古代妇女们乞巧的画面,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2.了解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