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9301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60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18 古诗三首 教材pp.86~87 1.会写“涯、莺”2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学会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感知诗歌大意,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4.在阅读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景色。 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刘禹锡、杜牧、王安石的资料。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对收集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古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诗歌对比阅读,使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认识。 【学习方法】 通过预习的方式,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采用读悟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内容,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 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美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 初读课文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十分著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生读,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交流读后的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浪淘沙》(其一)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三、学习《浪淘沙》(其一) 1.课件出示朗读停顿要领,让学生在书上标上记号。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教师范读古诗。 3.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互相纠正错误,同时注意停顿,读出感情。(学生朗读时教师组间巡视指导) 4.学习古诗,领会诗句含义。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 曲曲折折的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②这两句诗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 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②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是虚写,表现了诗人不气馁,一往无前的豪迈情怀。 5.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黄河泥沙历经风吹浪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