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初中 九年级 化学 第九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内容提要 1 2 1.通过化学实验活动,认识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能利用该规律判断置换反应。 3.体验实验探究活动过程,培养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 4.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实验信息,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学习目标 回顾与讨论: 请同学们回忆过去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哪几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你还能回忆起这些反应的现象吗?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新知学习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 反应,反应的条件、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相同,不相同) 氧气 不相同 比较金属活泼性的方法1 方法总结 性质总结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来判断活泼程度,金属的活泼程度: . 镁、铝 > 铁、铜> 金 2Mg + O2 2MgO 4Al + 3O2 2Al 2O3 3Fe + 2O2 Fe3O4 点燃 Au + O2 高温 2Cu + O2 2CuO △ 反应由易到难 反应剧烈程度由强到弱 资料: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的一些化学家,都发现了有些金属和酸可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并发现不同的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活动与探究:如何判断Mg、Zn、Fe、 Cu的活动性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B组:在分别将镁、锌、铁、铜单质的4支试管里面用倾倒法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 A组:在分别将镁、锌、铁、铜单质的4支试管里面用倾倒法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 新知学习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新知学习 剧烈反应, 产生大量气泡 Mg + H2SO4 = H2↑+MgSO4 反应较剧烈, 产生较多的气泡 Zn+ H2SO4 = H2↑+ZnSO4 反应较慢, 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Fe + H2SO4 = H2↑+FeSO4 无现象 无 又哭又跳 得意的笑 咬牙叫 略起泡 金属+稀盐酸/硫酸 氢气+盐 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体现了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活泼金属) 性质总结 比较金属活泼性的方法2 方法总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新知学习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Zn + H2SO4 = ZnSO4 H2↑ + Fe + H2SO4 = FeSO4 H2↑ + Mg + H2SO4 = MgSO4 + H2↑ 新知学习 课堂总结 1、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中,能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⑤在空气中加热铜片 A. ①和③ B.只有③ C. ③④⑤ D .③和⑤ 课堂检测 D 经典例题 2、能用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氯化银 B.硫酸亚铁 C.氯化铁 D.硫酸铜 B 经典例题 课堂检测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Zn + H2SO4═ ZnSO4 + H2↑ B.Ba(OH)2+H2SO4═BaSO4↓+ 2H2O C.4Fe(OH)2 + O2 + 2H2O═ 4Fe(OH)3 D.2HgO ═ 2Hg+O2↑ A 知能训练 课堂检测 (置换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制作出“后母戊鼎”(如图)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有关的化学反应是: ① Cu2(OH)2CO3 2CuO+ CO2↑+ H2O ②2CuO+ C 2Cu+ 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②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