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课程学习任务单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 2、学习目标:①通过化学实验活动,了解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及反应原理。②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初步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的反应及规律。③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学会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初步判断反应后的滤渣和滤液成分。④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3、学习方法建议: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4、课前准备: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学案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微课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知识回顾补充完整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____ Al ____ ____ Sn Pb (_____)____ Hg ____ Pt 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1)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___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_____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实验探究(1)选择药品及设计实验步骤(2)实验现象(3)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②_____③_____2.规律:金属单质+盐溶液→_____+_____3.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置靠____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中置换出来。三、典型例题室温下,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a克;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一定是浅绿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2+、Fe2+C.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Fe D.加入铁粉的质量一定大于a克分析思考: 三、自主检测 1、为验证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三种金属的单质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的单质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的单质投入b 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单质的表面有b单质析出。则下列关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为( ) A.b>a>c B.a>b>c C.b>c>a D.c>a>b2.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取a g铁粉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1)加入铁粉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滤液B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盐类溶质为 。 (写化学式)。(3)综上分析,滤渣A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该滤渣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a g。(相对原子质量:Fe 56 Ag 108) 四、自主检测答案 1、C 2.(1)Fe+2AgNO3=2Ag+Fe(NO3)2 (2)AgCl AgNO3+HCl=AgCl↓+HNO3AgNO3 Mg(NO3)2 Fe(NO3)2; (3)Ag 大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