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蓄势待发 深圳先行 大单元知识体系 国家安全 人地关系 学习目标 01 02 03 结合相关视频及资料,认知大都市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结合深圳都市圈案例,分析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结合图文材料,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城市发展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蓄势待发—大都市的形成 观看视频,总结深圳的发展历程。 初创岁月1949-1978年 蓄势待发 1979-1988年 腾飞崛起1989-2012年 先行示范2012-2024年 以农业为主,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政策优势、毗邻香港优势 交通枢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创新优势,科技研发 带动全国,辐射全球 中国首批经济特区 边陲小镇 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等级提升 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深圳的发展历程 大都市的形成 大都市的形成 探究1:根据深圳发展历程及材料一、二,分析深圳从边陲小镇蜕变为国际大都市的原因。 材料一: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深圳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23年的3.46万亿元,增长超 1万倍。作为创业之邦,深圳创新载体达38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有2.47万家、人才总量超679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书写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现代化的奇迹。 材料二:深圳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培育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华为、中兴、大疆等企业成为了深圳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引领着全球行业发展的潮流,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多个高附加值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竞争力强。 地理位置 政策 科技 产业集聚 人才 深圳地处中国南部,毗邻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于国际贸易和交流。 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大量高科技人才和研发投入,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竞争力强。 重视教育和人才引进,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在此创业和工作 2024年深圳市的总面积为199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为1779万人。 何为“大”都市? 大都市的形成 深圳市GDP数十年位于全国前4位,2023年居全球第九。 产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都市一体化程度高。 大都市概念: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 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 规模庞大 辐射带动 大都市的形成 ①空间集聚阶段: 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 ①会产生排斥其他企业的推力 ②会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经济利益下降 ③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地价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病) 集聚的作用是否有限度,集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 集聚 前期 集聚 后期 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导致地区经济核心的形成和发展。 阻碍因素凸显 生产成本上升 经济利益下降 集聚作用衰退 交通阻塞 环境污染 地价上升 生活质量下降 集聚超过一定规模 有限度 思维导图 集聚作用 大都市的形成 ②辐射阶段: 大都市以高水平的现代化服务为主,将原有的部分工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形成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长、紧密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 什么是辐射带动?通过什么来实现? 辐射带动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