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3682

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含解析)

日期:2025-11-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04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第二,必修,2019,教科,物理
  • cover
章末综合检测(三) 万有引力定律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与a3成正比 B.k与T2成反比 C.k与行星和被环绕中心天体有关 D.该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2.若使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为原来的,下列办法可采用的是(  ) A.使两质点间距离增为原来的4倍,质量不变 B.使两质点的质量都减半,间距减为原来的 C.使其中一质点的质量减为原来的,间距不变 D.使两质点的质量和间距都减为原来的 3.2023年3月3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将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本次任务的四颗卫星在轨组成国际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假设某卫星在预定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角速度大小为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4.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某极地卫星从北纬3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可看作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知(  ) A.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 B.地球的质量为 C.卫星距地面的高度-R D.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 5.两颗行星A、B均在同一平面内沿相同的环绕方向围绕中心天体运动,经过观测发现每隔最短时间t行星A与行星B相距最近一次。两行星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若行星A的运行周期为TA,则行星B的运行周期为(  ) A. B. C. D. 6.设想在赤道上建造“太空电梯”,航天员可通过竖直的电梯直通太空站,图中r为航天员到地心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曲线A为地球引力对航天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直线B为航天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在不同高度的航天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r增大,航天员的线速度减小 B.航天员在r=R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图中r0作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D.随着r增大,航天员感受到“重力”也增大 7.“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捕获后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已知“天问一号”运行周期为2个火星日(火星日与地球日近似相等),轨道可看作半径为3.26×107 m的圆轨道,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4.23×107 m,地球质量为6.0×1024 kg。由上述信息可估算出火星质量约为(  ) A.6.5×1021 kg B.6.4×1023 kg C.6.4×1025 kg D.6.5×1027 kg 8.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我国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设想未来某一天,我国的航天员降落在某星球上,该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5倍,半径约为地球的2倍,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和星球自转影响,航天员在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g B.g C.g D.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卫星的“星下点”是指卫星的瞬时位置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可用地理经、纬度来表示,对于位于“星下点”处的地面观察者来说,卫星就在天顶,如图所示,将“星下点”的轨迹画在地图上便是星下点轨迹图。已知某颗卫星的星下点轨迹图是一个点。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 A.该卫星的角速度ω= B.该卫星的线速度v= C.该卫星的轨道半径r= D.该卫星可能位于北京的正上方 10.宇宙中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