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3731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日期:2025-10-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906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必修,2019,人教,生物学,高中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 2.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简述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3.体会孟德尔的成功经验,认同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4.说出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5.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见类型和解题思路。 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聚焦·学案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 [学案设计] (一)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 (2)实验分析 ①两亲本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均为    ,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②F2中除了出现亲本类型外,还出现的两种新类型是     和     。 ③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   定律。 ④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是     的。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②F1在产生配子时,      彼此分离,          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 (2)遗传图解 图解分析: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F2的遗传因子组成共有   种,性状表现有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和实验验证 (1)验证方法:     。 (2)测交遗传图解———演绎推理 (3)测交实验结果 性状组合 黄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实际 籽粒数 F1作母本 31 27 26 26 F1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4)测交实验结论 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     。从而产生4种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4.提出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   时,决定     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二)归纳概括自由组合定律相关方法规律 |探|究|学|习|   准备4个大信封,其中两个分别标上“雌1”“雄1”,每个信封中分别装入“黄Y”和“绿y”的卡片各10张;另外两个信封分别标上“雌2”“雄2”,每个信封中分别装入“圆R”和“皱r”的卡片各10张(如下图),以此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1)如果模拟F1产生雄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应该怎样抽取卡片 (2)如果研究“黄”和“绿”的传递规律,要模拟受精作用,应该怎样操作 卡片共有几种组合 (3)如果分别从“雌1”和“雌2”信封中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组合在一起,该操作模拟的是什么过程 写出组合的种类及可能的数量比。 (4)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取放卡片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认|知|生|成| 1.用分离定律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类型的种类及比例 (1)遗传因子组成 纯合子 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 单杂合子 YyRR、YYRr、Yyrr、yyRr,各占2/16 双杂合子 YyRr,占4/16 (2)表现类型 显隐性 双显:Y_R_,占9/16 单显:Y_rr+yyR_,占6/16 双隐:yyrr,占1/16 与亲本 关系 亲本类型:Y_R_+yyrr,占10/16 重组类型:Y_rr+yyR_,占6/16 3.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解读 发生时间 形成配子时 相互关系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 发生过程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