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3946

9.1 电荷同步作业 (含解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86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物理,高中,2019,学年,人教
  • cover
9.1 电荷 (分值:58分) 基础巩固(选择题1~6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组一 电荷与摩擦起电 1.《博物志》记载:“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有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接触起电 B.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感应起电 C.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摩擦起电 D.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摩擦导致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 2.(改编)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电荷,摩擦起电产生了电荷 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两个电中性物体相互摩擦后可以同时带等量同种电荷 C.摩擦起电时,得到质子的物体带正电,失去质子的物体带负电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 题组二 静电感应 3.当飞机靠近带电的云层时,飞机靠近云的一侧会带上与之相反的电荷 (  ) A.这属于感应起电 B.这属于接触起电 C.这属于摩擦起电 D.以上都不是 4.将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正确的是(已知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丝绸带负电) (  ) A. B. C. D. 题组三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 5.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 (  ) A.6.2×10-19 C B.6.4×10-19 C C.6.6×10-19 C D.6.8×10-19 C 6.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有正电荷1.6×10-15 C,丙物体电荷量为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1.6×10-16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素养提升(选择题7~9题,每题4分,共12分;第10~11题,每题6分,共12分。非选择题第12题10分,共计34分) 7.在实验室可以观察到带电体与轻质导电小球所谓的“吸引—接触—排斥”现象,即将带电棒A移近一悬挂在绝缘线上的轻质导电小球B,可见小球被棒吸引,两者接触后,小球立即被排开,则 (  ) A.接触前,A、B一定带同种电荷 B.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 C.接触后,A、B一定带同种电荷 D.接触后,A、B一定带异种电荷 8.如图所示,兴趣小组在参观科技馆中的“静电碰碰球”,他们转动手柄使玻璃罩中间的大金属球带上正电,周围不带电的小金属球碰上大金属球后会被弹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在转动手柄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大金属球带正电是因为它有多余的电子 C.小金属球不带电是因为它内部没有电子 D.小金属球被弹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9.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两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B.闭合开关S2,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C.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 D.闭合开关S2,没有电子通过开关S2 10.(改编)(多选)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将一根橡胶棒用毛皮摩擦(已知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的弱),再将橡胶棒靠近(不接触)验电器,如图2所示,最后直接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1中一根橡胶棒用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 B.图2中橡胶棒靠近验电器金属球的过程,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来越大,因为产生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金属箔上聚集的负电荷也越来越多 C.图3中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