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4528

4.2.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生物学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18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2026,七年级,2024,学制,五四,科版
  • cover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的成就,分析人类破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例,认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发展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2.通过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地钱生长)的影响”实验,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等探究实践能力,提升改进实验设计等创造性思维。 3.通过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及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努力,树立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感。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1.大量的天然林有的被 ,有的被人工林或种植园所代替。 2. 使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面临极大威胁。 3.由于化肥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有的湖泊中蓝细菌和藻类大量滋生,形成 。 4.我国正在大力建设 、 等清洁能源项目。 5. 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 6.我国“ ”防护林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 知识点二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成因:主要由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氮氧化物等造成的,被称为“空中死神”。 2.酸雨的危害: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 ,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水质酸化,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直接危害植物的 ,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3.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 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工作。 4.其他环境污染: 和 污染。 【合作探究】 1.有人说:“人类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先发展经济,等有了经济实力再治理环境污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辩证地分析。 2.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请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项大规模生态工程的实施背景和巨大成效。 【效果评价】 1.下列有关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对河道全面截污、清淤 B.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C.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空地上 D.加强湿地保护建设 2.下列属于常见的大气污染源的是( ) A.工业生产排放 B.车辆船舶尾气 C.秸秆焚烧 D.以上都是 3.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下列措施与减轻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A.保护好现有森林,并且大力植树造林 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在全球禁止使用氟氯烃等物质 D.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 4.“空中死神”———酸雨对环境有极大危害,下列现象不是由酸雨造成的是(  ) A.森林枯萎 B.鱼虾死亡 C.水源酸化 D.赤潮 5.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会使植物枯萎,影响植物的生长 B.酸雨会使河流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C.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D.酸雨的形成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 6.“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这是人们面对焚烧秸秆发出的无奈之语。下列对“焚烧秸秆”的理解,不科学的是(  ) A.污染空气,破坏环境 B.破坏土壤结构,烧死有益微生物 C.产生烟尘,影响健康 D.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方式,利于肥料还田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1.砍伐 2.非法捕猎、采集以及非法贸易 3.水华 4.光伏发电、风力发电 5.建立自然保护地 6.三北 知识点二 1.二氧化硫 2.化学变化 芽和叶 3.煤、石油 4.水污染 固体废物 【合作探究】 1.不同意。理由: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可以视为一种投资,而非成本。环境友好型企业和产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竞争优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