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步导学案 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工业革命条件与影响,理解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辩证关系。 时空观念:结合时间轴梳理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关键节点,明确发明时空关联。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发明记载和工厂史料,提取技术革新与社会变化的具体证据。 历史解释:归纳工业革命影响,用通俗语言解释“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等概念。 家国情怀:感受发明家创新精神,认识技术革新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培养崇尚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发明;英国工业革命条件;工厂制度与工业革命影响。 难点:分析工业革命双重影响;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基础考点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2.恩格斯: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 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 2.内容: 揭示规律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任务方向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3.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2.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 达标训练 1.1892年,恩格斯说:“某一国家的大工业愈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愈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愈增长。”这里的“《宣言》”是指(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 一位同学在课堂笔记中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信息。“事件”处应填入的是( ) 时间:1848年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事件:____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A.发表《共产党宣言》 B.出版《资本论》 C.成立“第一国际” D.唱响《国际歌》 3. 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歌》诞生,其歌词中有:“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四十多年后,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这说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 ) A.空想性 B.曲折性 C.人民性D.普遍性 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发表了( ) A.《开罗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5.马克思说,“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光芒”。“历史首创”是指(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第一国际”成立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D.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 6. 从一个“幽灵”的出场开始,随之转向辽阔恢弘的世界场景:新大陆的发现,运河的开拓;然后再伴着隆隆的机车轮声,转回到欧洲大工业时代的工厂———通红的火炉、轰鸣的机器、挥汗如雨的工人、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这部波澜壮阔交响乐风格的著作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英雄交响曲》 D.《共产党宣言》 7.1871年,巴黎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围攻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巴黎公社。公社采取了诸如: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人民选举公职人员、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等措施。据此判断,巴黎公社运动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