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5671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学案 (1)

日期:2024-06-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2次 大小:15390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国,自然灾害,特点,学案
  • cover
2.1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学案 【学习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 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重点难点】 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地震的分布与危害 1、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活动的分布 ,呈现明显的 。 2、我国地震带主要有: 、 、 、 、 、 、 、 。 3、地震灾情隐患严重:我国地震的震源 、烈度 。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 、地质构造 、上层岩性相对 受 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2、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 集中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2)滑坡:表现出 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 。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 强烈,多 ,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 ;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 、久雨天气,极易发生 ; ④人为因素,如 、 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合作学习】 1.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 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挤压碰撞。 2.我国泥石流和滑坡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 、 和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 较多,又是 季风与 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 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 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国家 冰岛 伊朗 土耳其 墨西哥 美国 印度 印尼 新西兰 中国 日本 A.①② B.③⑩ C.④⑧ D.⑥⑦ 2.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7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