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学目标 1.借助三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科幻故事需依托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不可思议的想象,赏析科幻故事“科学+想象+文学”的特点和要素。 2.激发学生对科幻故事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提升学生对科幻故事要素分析的能力,因写促读,以读促写,为创作科幻故事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三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科幻故事需依托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不可思议的想象,赏析科幻故事“科学+想象+文学”的特点和要素。 难点:通过阅读与交流,提升学生的科幻故事阅读分析能力。因写促读,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创作科幻故事做准备。 我喜欢的科幻故事 得星数 科学技术 美好初心 令人信服 大胆幻想 想象合理 不可思议 情节奇特 引人入胜 一波三折 任务一: 一篇好的科幻故事有什么要素? 任务二: 三篇科幻故事你觉得哪篇能拍成科幻微电影? ”的符号标记出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用“”的符 ”画出吸引你的故事情节。请结合评价指标,在 请同学们默读三篇文本,用“ 号标记出大胆的幻想?;用“ 旁边做简单批注,计时6分钟。 神奇物质———藕纤维 ①2235年,科学家们说找到了能让布料自动修复的神奇物质———藕纤维基因密码。他们把荷 塘变成基因实验室,让每根藕都长出水晶般的纤维,这种纤维特别厉害。 ②它的力气超大。经过专业测试,藕纤维的拉伸强度达到1500Mpa,以前藕丝像橡皮筋一样容 易断,现在能像钢丝一样结实!有人做过实验,用这种纤维做的布衣服,被小朋友扯了5000次才 破一个小洞。 ③它会给自己打补丁。如果衣服不小心撕破了,不用找妈妈缝,过几天纤维自己就会像小医 生一样把伤口粘好。科学家说,这就像给布料装了“自动愈合系统”。而且夏天也不怕热了。以 前的布料太阳晒久了会变软,这种纤维做的书包就算在50℃的太阳下暴晒,也不会变形。 ④有了这种科学技术,我的连衣裙再也不怕弄脏了,摔一跤就会自动弹回原样。学校发的书 包轻得能当飞毯,体育课上我们甚至比赛谁能从五楼跳进藕丝做的缓冲垫里。 ⑤科学老师悄悄告诉我,明年我们教室的窗帘也要换成藕丝做的。据说这种神奇的布料还能 发电呢,每平方米日照1小时可蓄电0.3千瓦时。只要晒太阳就能点亮墙上的小夜灯。更神奇的是, 它还能根据环境温度智能调节!科学家在纤维里嵌入了微型材料胶囊,能在28℃时自动吸热或放 热。我赶紧把窗户打开,让阳光洒在书包上,突然看见无数细小的彩虹在纤维间跳跃,原来这就 是通过精确排列的纳米技术实现的传说中的光子晶体效应呀! ⑥藕纤维技术太神奇了。 ①为了获取“审判日”号上被截留的三体信息,同时消灭地球三体组织中的恐怖分子,全球 作战中心制定了“古筝行动”。 ②行动开始前,军队在巴拿马运河的水道两岸架起两根24米高的钢柱。钢柱之间,每隔50厘 米连接着一根超强度纳米丝,这些纳米丝被称为“飞刃”材料。———这种由汪淼团队研发的丝线 直径仅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约10微米),却具备超高强度与分子级锋利度。其切割原理基于压强 极值效应:细线与物体接触面积微小,施加压力时产生超越钢铁布氏硬度(200MPa)的局部压强, 使船体如热刀切脂般断裂。它们细如发丝,肉眼几乎看不见,却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③当“审判日”号巨轮缓缓驶入预定河道,最后一艘民用船只离开后,钢球被迅速拉起,钢 柱也缓缓竖立,50根纳米飞刃组成的切割网就像一把巨大的“古筝”架设在运河之上。 ④“目标距琴一公里。”“目标距琴700米。”“准备进入二十秒倒计时。”随着倒计时的 推进,汪淼等人通过望远镜紧张地盯着巨轮。 ⑤在飞刃的切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