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562

第五单元 认识图形(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6852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单元,认识,图形,教案,北师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认识图形 第1课时 认识角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49~50页内容。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2.通过画一画、认一认、辨一辨、标一标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感受角的特征。 3.在抽象出角、画角、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各种活动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辨认角。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主题图。 师:这些物品你们认识吗? 生:房子、时钟、红领巾。 师:它们身上都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快来找一找吧! 学生观察,并用手比划。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上台指出共同点,教师利用课件抽象出角并介绍:这些都是角。 2.找一找身边的角。 师: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请你们找一找,说一说。 生1:黑板上的两条边形成了角。 生2:面上有角。 生3:书的封面上也有角。 生4:三角板上有角。 …… 二、探究新知 1.画一画,描一描。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现在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尝试画一画,描一描。画完后互相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学生尝试画一画,描一描,并与同伴交流。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画一画,描一描的? 学生举手上台展示作品,并讲解画一画、描一描的过程,教师将学生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1: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生2:它们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在学生说完后,教师介绍角的顶点、边以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并引导学生总结画角的方法。 记作:∠1。 读作:角1。 师生总结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两条边。 3.探究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张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观察看看,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独立动手做活动角。(把两张硬纸条的一端钉在一起) 学生拿着自己做的活动角观察、交流: 生1:这两张硬纸条钉在一起的地方是这个活动角的顶点。 生2:转动角的一条边,角的大小在发生变化。 …… 教师总结:角张口的大小不同,角的大小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交流。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4题。 (1)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练习 完成学生用书相应练习。 认识角 记作:∠1。  读作:角1。 角张口的大小不同,角的大小也不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角,这节课认识的角是平面上的角,与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墙角、桌角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角,我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抽象出角,再借助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角的特征,加深对角的认识。从课堂活动以及练习的反馈来看,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到角或者分辨角,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第2课时 比一比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51~52页内容。 1.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只和张口的大小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