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聚焦·学案一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基本知能] 1.实验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 。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 有可能存活下来。 2.实验步骤 步骤1 分组、 编号、 做标记 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底部画2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将培养皿分为4个区域,分别标记为①~④ 步骤2 接种 取少量细菌的培养液,用无菌的涂布器(或无菌棉签)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 步骤3 自变量 控制 用无菌的镊子先夹取1张 的纸片放在①号区域的中央,再分别夹取1张 纸片放在②~④号区域的中央,盖上皿盖 步骤4 培养 将培养皿倒置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 h 步骤5 因变量 观测 观察培养基上纸片附近是否出现 ,如果有,测量和记录每个实验组中 ,并取平均值 步骤6 重复 实验 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步骤2~5。如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 3.实验结果 与区域①相比,区域②③④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②③④区域抑菌圈的平均直径逐代缩小。 4.实验结论 (1)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发生了 的变异。 (2)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导致了耐药菌比例的逐渐 。 [探究问题] (1)为什么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2)在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 在放有抗生素纸片的区域呢 (3)在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抗生素对细菌产生了什么作用 (4)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有人生病时觉得去医院很麻烦,就直接吃抗生素;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你认为这些做法会有什么后果 [释解疑难] 实验相关问题分析 (1)抗生素不是诱变因子,因此细菌耐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 (2)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的过程属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3)滤纸片上的抗生素杀死了其周围的细菌,使其不能形成菌落而出现抑菌圈。 (4)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灭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如果同时做多种抗生素的实验或某种抗生素多个浓度的实验,每次使用镊子时,都要清洗镊子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防止抗生素污染。 [迁移训练] 1.下图为克雷白杆菌产生卡那霉素抗性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卡那霉素使克雷白杆菌产生抗药性 B.从a时期到b时期克雷白杆菌群体发生了进化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构成了基因库 D.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卡那霉素抗性增强的方向突变 2.“超级细菌”因具有NDM基因,耐药性极强,现存抗生素均不能有效将其杀灭。如图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基本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a表示细菌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B.细菌经a过程后产生不同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C.图中b所表示的是定向进化过程 D.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NDM基因出现和该基因频率增加 聚焦·学案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学案设计] (一)辨清物种与隔离的概念及隔离的类型 1.物种与隔离 2.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 ,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若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 ,一旦形成就保持物种间基因的不可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3)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 (二)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探|究|学|习| 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达尔文发现该群岛上有13种地雀,如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 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南美洲大陆的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