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1-2 综合测试B卷 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 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 D.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3、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图中给出的比较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的物理量 B. 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的物理量 C. 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的物理量 D. 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的物理量 4、在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小明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无人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要拍誓师大会全景,需控制无人机上升,所成的像变小 D.要拍主席台近景,需控制无人机上升,所成的像变大 5、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脚对足球的力逐渐减小 B.用手推桌上的橡皮,橡皮会运动,不推,橡皮马上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力维持 C.水平抛出的物体会做曲线运动,是因为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会保持静止状态 6、如图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处蒙上胶膜,膜上黏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s时,F=3N时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N C.从t=0到t=6 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8、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验证平面镜成像规律,若图中蜡烛位置保持不变,将镜子截成两半,并把镜子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成像情况是(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0、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C.F甲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