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5095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35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课件网) 阅读综合实践 1.通过分析本单元课文中意蕴丰富、情味悠长的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情感,创编家庭生活分享,感受亲情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温馨。(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2.把握语境,在语境中体会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深度思考学会从生活故事中挖掘情感内涵。(思维能力) 3.在朗读接力赛中,在感知文字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感情基调。把感悟语言之美与体会情感之美相联系,深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蕴。(审美创造) 素养目标 4.借助单元中描写的家庭故事,体会亲情文化内涵,增强对家庭亲情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自信) 1.班级即将举办“家庭生活分享会”,请你向大家讲述你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温馨故事,分享亲情给你带来的幸福和温暖。 新知探究 实践活动一:家庭生活分享会 示例:我右脚受伤,爸爸背着我回家,明明托住我腿的手臂那么有力,还笑着说快背不动我。凌晨三点,我撞见妈妈在熬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她却谎称是凉茶。之后,爸爸早起熬药,妈妈细心热敷,爷爷还偷偷放蜂蜜。药香里藏着全家人的爱,让我快速痊愈,倍感温暖。 新知探究 实践活动一:家庭生活分享会 2.名人是如何在故事分享中传递真情的呢?本单元的亲情故事中,有不少意蕴丰富、情味深长的细节,请同学们梳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完成表格,学习方法。 新知探究 篇目 细节描写的句子(词) 作用 《秋天的怀念》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扑”“抓”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母亲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细节中表现深沉细腻、毫不张扬的母爱。 实践活动一:家庭生活分享会 篇目 细节描写的句子(词) 作用 《散步》 课文第6段写一家人出现“分歧”时,“我”的心理活动: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从小细节中抓住人性的真实,揭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这背后的爱的内涵。 新知探究 实践活动一:家庭生活分享会 新知探究 篇目 细节描写的句子(词) 作用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无畏地遮蔽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给自己鼓励。这样的描写仿佛让我看到了荷叶护莲的画面。 “寒雪”“内集”“与儿女讲论文意”“欣然”“大笑”等词语。 营造了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实践活动一:家庭生活分享会 《荷叶· 母亲》 《咏雪》 一个个温暖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厚重与美好。它可以是干渴时的一杯水,寒冷时的一句提醒,也可以是灰心时的一句鼓励,摔倒时的一句安慰…… 新知探究 实践活动一:家庭生活分享会 1.走进名人的家庭生活,选择本单元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处细节,在班级分享,参加朗读接力赛。 提示:朗读时要在整体感知感情基调和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把握语气、语调和节奏。 新知探究 实践活动二:小组朗读接力赛 语气,是语句中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语音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语调。语调,是说一句话时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轻重形成的配置和变化。 语音逐渐升高,上扬,叫作升调,可以用“↗”来标示;语音逐渐降低,下抑,叫作降调,用“↘”来标示。同一句话,语调的升降不同,表达的情感往往也会有所不同。节奏,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变化,在朗读全篇时形成的回环往复的整体。节奏要与全篇的感情基调、思想主题相一致,如轻快、凝重、高亢、低沉、舒缓、急促等。 链接材料 新知探究 实践活动二:小组朗读接力赛 预选赛 9人一大组,组内3人一小组,三人合作进行角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