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567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学案 (2)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3456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案
  • cover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理解湿地的概念及中国湿地的特点。 2.结合实例,理解湿地减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通过国内外实例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1.湿地的生态功能及保护。(重点) 2.湿地的生态功能。(难点) 什么是湿地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居于首位,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3.中国湿地 (1)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2)代表: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是我国几条大河的源头,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 1.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开垦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为什么? 【提示】———北大荒”主要是指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它以沼泽湿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加重,珍稀动植物减少。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下令停止了“北大荒”的开发,并对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日益减少的湿地 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2.人为原因: (1)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2)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 (3)围湖(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4)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 3.我国湖泊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2.湿地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吗? 【提示】 不是。湿地的减少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所以,人类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以减少对湿地的破坏,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既然能加速其减少,同样能采取措施,使湿地得到恢复,以阻止湿地的进一步减少。 保护湿地 1.湿地的破坏:基础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不注重保护湿地。 2.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水文联系和生态联系。 3.湿地保护的措施: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退化和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的生态效益、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问题导思】  1.湿地为什么号称“地球之肾”? 【提示】 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东北三江平原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夏秋季多雨;(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4)地下有多年冻土层。 3.我国南方很多地区湖泊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提示】 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4.针对洞庭湖面积的减少,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提示】 在上游山区进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减少泥沙对洞庭湖的淤积;在洞庭湖周围退耕还湖,恢复水域面积等。 1.湿地的作用 美称 作用 资源的宝库 生产出大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和菱角等农副产品 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空调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地球之肾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鸟类的乐园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2.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减少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如下: 3.湿地的保护措施 (1)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退耕还湖、还湿地。 (4)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 (5)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