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679

5.1 认识环境管理 学案 (2)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83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认识,环境管理,学案
  • cover
5.1 认识环境管理 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重点难点】 1.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手段。 2.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①_____和行为的②_____。 2.解决共识 3.环境管理 (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⑥_____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⑦_____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⑧_____。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管理的对象 (1)个人:主要是个人的⑨_____和⑩_____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 _____排放。 (3)政府:具有 _____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1)执行主体: _____。 (2)具体工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 _____方针大计,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 _____,制定环境 _____和 _____,以此来推动全国 _____工作有序地进行。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1.管理手段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 _____,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其他手段: _____、技术手段、_____等。 2.公民要求 (1)应当具备一定的_____知识。 (2)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_____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3)利用_____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学习过程】 一、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及对象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公产与资源环境的退化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概念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耐受极限。因此,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环境管理的对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企业 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同时需要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 政府 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典例1】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横贯上海中部的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附近工厂污染源除外):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3)利用材料说明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 【解析】 第(1)题,第1问读图容易解答,后三问难度稍大。苏州河的污染源除附近工业污染之外,还应有生活污染、运输污染(材料中“码头连绵不断”),另外还有酸雨污染,通过读图可知还有上游和支流携带的污染等。第(2)题,环境问题单靠技术解决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