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课时3 风俗的演变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一、新课导入 大家看看这幅画,有没有觉得眼熟?它描绘的是我们家乡的哪个节日或风俗呢? 这是端午节!我们家乡在端午节会划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我们家乡风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端午节,大家还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其他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吗? 春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我们会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中秋节我们会赏月、吃月饼…… 这些风俗习惯是怎么来的?它们又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俗的演变》。 二、新课学习 1、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2、小调查 请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生日大摆宴席 采访长辈 亲朋好友共聚一起,递上数目不少的份子钱,主人大摆宴席 送礼越来越大,人们承受不起 举办娱乐活动、打电话祝贺等。 2、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放鞭炮,我认为应当辩证看待。一方面,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增添节日氛围;另一方面,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容忽视。建议在保留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加强规范管理并寻求环保替代方式。 阅读角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清明时节悼念革命先烈,也是小学生的常规活动。说一说你们开展过哪些文明祭扫活动。 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 感恩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这个时节,我们小学生经常一起开展悼念革命先烈的活动。 3、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阅读角 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保护重阳风俗有什么意义吗? 让人们了解重阳节的意义,同时也传达了尊敬老人的观念,列入非遗,也说明了这个节日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重视起来。 4、活动园:从古至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大家分头收集,开个重阳诗会吧!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宋·李清照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唐·李白 三、课堂总结 风俗是一种习惯,具有传承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从古至今,我国的风俗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节日习俗、礼仪规范等方面。 四、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哪个风俗在现代社会可能需要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 B ) A. 元宵节猜灯谜 B. 清明节烧纸焚香 C. 中秋节赏月 D. 重阳节登高 2、关于风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D ) A. 孩子出生后给亲朋好友送红色鸡蛋报喜 B. 满月时剃胎发 C. 老人寿宴上摆放寿桃祝寿 D. 生肖的周期为十年 判断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传统风俗都应保持不变。( ╳ ) 2、除夕时,人们用红纸剪成各种图案寄托美好祝愿,如蝙蝠、麋鹿等。( √ ) 3、即使风俗不再符合时代需要,也应保留不变。( ╳ ) 感谢聆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