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285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5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统编,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cover
课题 语文园地八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伙伴的交流对话,总结了找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找书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引导学生用比喻句来表达自己对书的理解。第二题引导学生排列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在排列句子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书写提示”选取了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醴泉铭》局部文字,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法古帖,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的用笔特点和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感受其“平正端庄、险劲生动”的艺术风格,体会书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自己“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描写揭示深刻的哲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一定语文学习经验,但部分学生对“语文园地”模块的整合性目标认识不足,如:在“词句段运用”中机械仿写比喻句而忽视内在逻辑关联;对欧阳询书法作品的欣赏停留在“字形方正”的直观感受,缺乏对其“结构严谨、平正险劲”的美学理解;对朱熹《观书有感》的哲理(如“源头活水”)易误读为单纯写景,难以关联“持续学习更新认知”的深意。教学中需通过任务链设计(如“比喻书—梳理表达逻辑—临摹书法—品悟诗句”),帮助学生构建“语———思维—文化”的立体素养,渗透文化自信与思辨精神。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本单元以读书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在读的过程中能连句成段,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②语言运用:通过交流掌握找到课外阅读书目的方法,提升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 ③思维能力:品味句段,进一步感悟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④审美创造: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对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培养逻辑思维与审美情趣,树立“读写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观,增强文化传承意识与终身学习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语文园地”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交流平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2.引导讨论: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除了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书,你自己还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 3.引导思考:你是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的?可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找书读的方法吗? 4.引导发现:“交流平台”里有五位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了这五个小朋友说的话,你收获了什么呢? (板书:由一篇文章到整本书,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5.引导思考:同学们,你们在课外阅读时受到了什么启发吗?马上临近寒假了,你能说一说你的寒假读书计划吗? 1、阅读交流平台。 2、生自由发言 3、预设:同学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淘书”等。 4、预设:第一个小朋友问大家平时是怎样找书读的,喜欢读什么书。其他小朋友分别谈了自己找书读的方法:沿着课文找书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同一作者写的不同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5、生自由发言 本次“交流平台”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自己平时找书读的经验和方法,对其他同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知道如何找书读,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 教学环节二:词句段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