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7495

第12课 失街亭 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708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2课,街亭,1课时,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第12课 失街亭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司马懿(  )  ②掎角(  )  ③祁山(  ) ④马谡(  ) ⑤汲水(  ) ⑥张郃(  ) ⑦社稷(  ) ⑧辎重(  ) ⑨自隳(  ) ⑩垓心(  ) 偏裨(  ) 城垣(  ) (2)多音字 ①  ②  ③ (3)形近字 ①  ②  ③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词语释义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及活用特点 ①不可轻易: _____ ②恐二人有失: _____ ③以惊其心: _____ ④星夜差人去禀孔明: _____ ⑤即四面皆下: _____ ⑥魏延左冲右突: _____ ⑦魏延引兵先进: _____ ⑧是吾不识贤愚: _____ ⑨何以服众: _____ ⑩乃深恨己之不明: _____ (2)成语释义 ①倍道而行: _____ ②措手不及: _____ ③置之死地而后生: _____ ④以一当十: _____ ⑤按兵不动: _____ ⑥徒有虚名: 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倍道而行”与“背道而驰” “倍道而行”,用加倍的速度进军。“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例句:①细作告曰:“司马懿_____,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②弄虚作假的作风与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是_____的。 (2)“冲要”“重要”与“要道” “冲要”,军事或交通上的重要的地方。“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要道”,重要的道路。 例句:①徐州地处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叉点,是个十分_____的地方。 ②这是个_____的会议,必须参加。 ③京沪高铁是一条交通_____。 一、初步感知 1.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填空)。 (1)本文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_____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 (2)围绕着这些矛盾展开的情节更加复杂。作者以_____为主要方面,以_____为主要人物,以_____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展开得井井有条。 2.梳理情节,说出失街亭的原因。 二、深层探究 3.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手法,请具体分析。 直接描写(马谡的三“笑”) (1)_____ (2)_____ (3)_____ 作用: _____ _____ 间接描写(对比手法) (1)_____ (2)_____ (3)_____ 4.作者写诸葛亮采用衬托和直接描写的手法,请概括这样写的作用。 手法 相关内容 作用 衬托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直接描写 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诸葛亮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本,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自己对马谡有着深厚的情感,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 5.探讨难点: (1)如何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 (2)“失街亭”诸葛亮有过错吗? 三、技法迁移 巧用对比 相反相成 [文本回顾]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孔明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作对比,王平的正确建议与马谡的刚愎自用作对比,马谡的“三笑”和诸葛亮的“三哭”作对比等,这些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技法点拨] 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小说中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能更生动准确地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主要从语言行为、外貌神态上进行描写,起到表达爱憎、烘托人物、揭露矛盾、阐明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