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透 镜 第1课时 初识透镜 1. (2024·南京玄武期中)单反相机镜头由多种光学器件组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透镜组,如图所示。透镜组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2024·盐城射阳校级段考)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3. (2024·常州期中)高度近视的唐老师发现他的眼睛也“老花”了,现在他批作业需要换上另一副眼镜才能看清字迹。小明把唐老师批作业时戴的眼镜拿到阳光下,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光斑形状总是如图所示。唐老师批作业时戴的眼镜是 ( ) A. 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 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4. (新情境·传统文化)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 “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 “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5. 取一段铁丝,绕制一个内径约为3mm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圆环上布满水膜,此时辨别水膜相当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 用手摸 B. 透过水膜看物体 C. 用强光照射 D. 用刻度尺测量 6. (2024·无锡期中)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旅客,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饮料瓶中如果有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太阳光照射后可能会引起火灾。 7. (2024·苏州姑苏校级期中)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偏折现象,其中是凹透镜的有: 。 8. (新情境·科技民生)如图甲所示,小莉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教室里的LED日光灯,发现每个LED发光芯片上都封装了硅胶透镜。资料显示,芯片最大发光角度是180°(大于180°范围也有少量余光),光线通过透镜会聚可得到180°、160°、140°、120°、90°、60°等不同的出光角度。图乙中的光路显示了一些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LED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9. (易错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任何光束通过凸透镜都会变成平行光 B. 任何光束通过凸透镜都会会聚于一点 C. 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可能是会聚的 D. 通过凹透镜的光束都是发散的 10.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远视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选项图,则奶奶的眼镜是 ( ) 11.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点B,则该透镜起到 (会聚/发散)作用,是 透镜,由此说明,能使光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一定/不一定)是凸透镜。 12. 将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个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个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空气泡下方的水相当于一个 透镜。阳光透过试管的其他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 。 13. (2024·扬州仪征期中)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为了扩大观察的范围,在小孔中嵌入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在下列四个截面中能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 ) 第2课时 透镜的焦点与焦距 1.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 2. 小杰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你认为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 A.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B. 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C. 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的地方 D. 选用凹透镜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