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2881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范文素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5次 大小:27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写作,第五,2026,八年级,语文,统编
  • cover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材写作范文(六篇)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 写作实践一 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O字。 ①新疆地区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新疆各族人民创造出坎儿井这种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②坎儿井,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由于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经过地层过滤,井水也变得清澈甘甜。 ③关于坎儿井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一是“井渠说”,认为坎儿井与汉武帝时期凿井渠引洛水的史实关系密切。二是“西来说”,认为新疆的坎儿井是从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古波斯(今伊朗)传来的。三是“本地说”,认为现存最古老的坎儿井通水时间距今至少已500 年,坎儿井很可能就是新疆本地的产物。 ④不论坎儿井起源于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生活在干旱高温的山地、盆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有了坎儿井,他们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⑤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挖井人还需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 ⑥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在3000米以上。在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 ⑦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年出水量6.82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3万亩。但随着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机井的普及,加上开挖极为困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2003年,新疆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52%。 ⑧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全面启动,有越来越多曾经干涸的坎 儿井又流出了汩汩清水。人们已经认识到,与现代引水技术相比,坎儿井有着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能源的优势,其文化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改编自胡文康《地下人工长河———坎儿井》) 提示: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作一定程度的调整。 写作实践一范文两篇 范文一:《神奇的坎儿井》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有一种被称为“地下长城”的水利设施———坎儿井。它像一条条隐藏在地下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干旱的土地,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开篇点题,用“地下长城”“隐藏的地下的血脉”比喻坎儿井,形象生动,引出说明对象。) 坎儿井的构造十分巧妙,主要由竖井、地下渠道和涝坝组成。竖井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口,用于挖掘和维修地下渠道;地下渠道则像一条条隧道,将深层地下水引到地面;涝坝则是储存水的蓄水池,方便农田灌溉。(用“竖井”“地下渠道”“涝坝”三个核心部件,清晰说明坎儿井的构造,符合“抓住事物特征”的要求,让读者快速了解其基本结构。) 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坎儿井有两个显著优势:一是能避免水分蒸发。新疆气候干旱,地表水很容易被高温蒸干,而坎儿井的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影响,所以水量常年稳定;二是水质清澈甘甜。地下水经过地层过滤,杂质少,喝起来格外清爽。(用“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引出比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