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6416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 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375357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望湖,PPT,17张,课件,醉书
  • cover
(课件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在宋代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游西湖遇雨所写。 诗词背后的故事 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划分朗读节奏。 2.说说古诗诗题包含了哪些信息? 3.小组讨论:圈画出诗中所写到的景物。 自学提纲 自主学习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翻墨]翻倒的墨汁。诗中形容黑云翻动,好像浓墨。 ③ [未]没有,不曾。 ④ [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落雨。 ⑤ [卷地风]贴着地面席卷而过的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① shì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juǎn sàn ② ③ ④ ⑤ 自主学习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翻墨]翻倒的墨汁。诗中形容黑云翻动,好像浓墨。 ③ [未]没有,不曾。 ④ [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落雨。 ⑤ [卷地风]贴着地面席卷而过的风。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② ③ ④ ⑤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指饮酒后写下的作品,点明背景。 自主学习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② ③ ④ ⑤ 自主学习 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景物,想象一下诗人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组合作:逐句探索诗词,借助注释解锁诗句中的奥秘,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明诗意 自主学习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翻墨]翻倒的墨汁。诗中形容黑云翻动,好像浓墨。 ③ [未]没有,不曾。 ④ [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落雨。 ⑤ [卷地风]贴着地面席卷而过的风。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② ③ ④ ⑤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雨前(阴) 自主学习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翻墨]翻倒的墨汁。诗中形容黑云翻动,好像浓墨。 ③ [未]没有,不曾。 ④ [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落雨。 ⑤ [卷地风]贴着地面席卷而过的风。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② ③ 白雨跳珠乱入船。 ④ ⑤ 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雨中(雨) 自主学习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翻墨]翻倒的墨汁。诗中形容黑云翻动,好像浓墨。 ③ [未]没有,不曾。 ④ [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落雨。 ⑤ [卷地风]贴着地面席卷而过的风。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② ③ ④ 卷地风来忽吹散, ⑤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自主学习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翻墨]翻倒的墨汁。诗中形容黑云翻动,好像浓墨。 ③ [未]没有,不曾。 ④ [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落雨。 ⑤ [卷地风]贴着地面席卷而过的风。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② ③ ④ ⑤ 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相映,碧波如镜。 雨后 (晴) 当堂训练 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② ③ ④ ⑤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