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6.2 密 度 【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2.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知道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比值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水的反常膨胀及利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释相关的现象。 刻度尺、天平、砝码、形状规则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若干、相同体积的木块、铁块和铝块、多媒体课件 老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如果不同,它们的质量大小怎么样? 实验:用天平分别测量铁块、铝块、木块的质量。 学生观察并回答: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铁块质量最大,铝块质量较小,木块质量最小。 教师提问: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存在什么关系吗?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讨论并回答)…… 用形状规则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进行实验,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取大小不同但形状规则的若干石蜡块和干松木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记录在下表中。 2.实验器材: 天平、刻度尺、石蜡块和干松木块若干。 3.实验数据: 实验 次序 石蜡块 干松木块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4.数据处理:我们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会得到下图所示的图像。 小组同学讨论并得出结论: 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的物质的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 例题讲解: 【例1】详见PPT…… (二)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密度”相关内容,归纳总结: 意义:表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定义: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密度的物理含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教师提问:一桶水和一杯水,它们的质量大小怎么样?它们的密度怎么样? 学生回答:一桶水的质量大于一杯水的质量,但它们的密度相等。 教师提问:说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密度表示了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可通过质量与体积进行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资料”归纳总结: (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比如冰和石蜡。 (2)一般情况下,固体密度最大,其次是液体密度,最小的是气体密度。 (3)气体密度只有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千分之一;且气体密度受温度和气压影响更明显。 (4)同种物质的状态变化时,密度也随之变化,比如冰和水。 例题讲解: 【例2】详见PPT…… (三)密度与温度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教师提问: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学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推导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指出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遵循“热缩冷胀”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内容。 教师提问: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