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0098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时练习卷 (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13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华,崛起,读书,课时,练习,答案
  • cover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卷(2)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年级(1)班召开了“牢记历史,铭记伟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课文基础进阶 一、小语在班会上分享了他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后的感受。 步入周恩来纪念馆,馆内庄重yán sù( )的陈列使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耳畔仿佛还传来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jüé jué)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周总理的远大 和广阔xiōng huái( ),令人 zàn tàn( )不已。我们要以他为典范(fàn fán),为 bào xiào( )祖国而读书。 1.小语有几个字不会读,请你用“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请你根据拼音,在语段的括号里写出词语,帮小语完善发言稿。 3.请你结合下面的解释,帮小语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词语。 二、同学们在班会上集中讨论了一些问题,请你选出正确答案。 1.下列词语中“顾”字与“左顾右盼”中的“顾”字意思相同的是( ) A.照顾 B.环顾四周 C.顾全大局 D.奋不顾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放假了,清河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B.“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为什么不能去呢 ”周恩来疑惑不解。 C.他和朋友们在湖滨公园里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若有所思。 D.伯父沉郁的表情让周恩来难以忘怀。 3.对句子“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表达的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围观的中国人看到现状只能忍气吞声。 B.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敢怒不敢言。 C.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表现得理直气壮。 D.看到中国人被欺负,大家也没有办法。 三、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画了思维导图,感悟伟人形象。 阅读素养攀升 四、老师找来了两则材料,请你参与探究,完成练习。(10分) [材料一]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 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 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 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选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删改) [材料二] 从舍生忘死奋战在一线的青年医生,到用生命灭火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从以十一连胜夺取女排世界杯冠军的女排姑娘,到助力中国“奔月”梦想照进现实的年轻“嫦娥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如今,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下水,中国已进入“三航母时代”。如今,中国的科技发展,如同腾飞的巨龙,在世界舞台上大展宏图,势不可当。如今,中国经济和工业实现了“惊人崛起”,中国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可敬的典范。 1.阅读材料一,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完成图示。(2分) 2.读材料一中画“ ”的句子,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批注框内。(2分) 3.阅读材料二,下列事例中不能称为“堪当大任”的是(2分)( ) A.青年医生舍生忘死,奋战在一线。 B.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 C.女排姑娘以十一连胜,夺取女排世界杯冠军。 D.贫困学生为出人头地,发奋学习考上重点大学。 4.老师打算将材料一和材料二组合在一起,设立新栏目刊登在班级周报上,下面是同学们想出的栏目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