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187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5364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提升,综合,章末,方法,基本
    章末综合提升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答案:①文献资料和图片 ②仪器设备和装备 ③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④综合分析 ⑤利用太阳 ⑥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⑦定位、导航 ⑧气象及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救援 ⑨航空像片 ⑩环境和灾害监测  模式研究 专题一 遥感影像的判读 遥感影像图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或者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 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应用体验] 1.如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D [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小,故泥沙含量减少;三角洲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南改向东北。] 2.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地遥感影像图,利用该图可以(  )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 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 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 A [遥感主要是人的视力的延伸,用它可以获得图像,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选项中的灾情预测分析、C选项中的路线筛选、D选项中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只能由GIS来决定。] 专题二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 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给灾害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总结为:灾前预警、实时跟踪、灾后评估、提出救灾决策建议。 如图以对长江流域洪水的监测为例,分析遥感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势。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 在防灾救灾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可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救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具体如图所示: 4.由地理信息技术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2)监测系统的应用范围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一些灾害均可进行监测,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状况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应用体验] 台风是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我国气象局采取多种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监测和预报。据此回答3~5题。 3.判断台风的生成地点,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可能的登陆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技术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