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3694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55065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战争使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面对战争,南宋诗人李清照写下了一首诗———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走近作者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做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写作背景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及其丈夫赵明诚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自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初读感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从这句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前两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议论了人生哲理,从“生”“死”两方面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生死都要坦坦荡荡、凛然于世的豪迈气概。 李清照生活在动乱的年代。她亲眼看到宋朝统治者仓皇渡江南逃,北方的大好河山沦落敌手。因此作者认为不论生还是死,都应该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人为什么这么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人不论是生还是死,都应该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再读这两句古诗,请读出项羽的英雄气概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项羽是谁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思”字转写项羽,特别赞扬了他“不肯过江东”的败而不屈的英雄气概。因为这与南宋王朝的渡江南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正是借“思项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的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寄予了自己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至今思项羽,不可过江东。 齐读诗的后两句,思考:作者思念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忆项羽败而不屈 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诗歌中的辩证的表现手法,它借评论古代的人以及事来评论现实,是指对现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