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3879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6.4 数据分类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2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数学,人教,2024,二年级,数据
  • cover
课题 6.4 数据分类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4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内容涵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据分类”板块。“数据分类”强调按标准分类及二次分类。教材通过知识图、生活实例整合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体系,强化分类思想与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数据分类的基本方法,但对知识的系统性关联及复杂场景应用理解不足。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分类标准的灵活把握上需引导。部分学生存在分类逻辑不清等问题,需通过复习巩固、实践拓展解决,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结合数据分类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分类与整理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数据分类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发现分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疑问。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掌握对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的技能,能根据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准确呈现分类结果。 思维与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清晰阐述分类的标准和依据,准确描述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条理地说明自己对数据分类的理解和应用思路。 交流与反思: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分享自己对数据分类的理解和分类方法,倾听他人的想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通过反思,总结自己在数据分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深化对数据分类知识的理解,提高分类与整理数据的能力。 思政元素: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按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知分类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回顾分类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第一单元学习的数据分类吗?是怎么分类的呢? 预设1: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 预设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预设3:逐层分类整理 好的,让我们一起回顾知识点吧! 学生思考并回答:怎样进行分类。 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环节二:探究与发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知识要点1: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 说一说,什么是分类? 预设: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我们可以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数据?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用图或表,都可以表示出各种树叶的数量,也便于比较各种树叶的多少。 知识要点2: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师:把下图中的卡片分类,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预设:预设1:仔细观察卡片,发现可以从卡片的颜色、卡片的形状和卡片上的水果等方面进行分类。 预设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但分类后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定的。 知识要点3:逐层分类整理 有些物品按一定标准分类后,结果还可以再分。 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分类。 学生思考并回答: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数据,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观察图中的卡片分类,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回顾:逐层分类整理。 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回顾起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三:巩固与应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第10题 2.完成教材第95页“应用提升”第3题。 可以按卡片数字的位数分。可以按卡片颜色继续分。还可以按卡片形状继续分。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订正。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了相关知识,同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