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5840

【教学评一体化】大象版科学二上体验单元《分类与打包》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日期:2025-11-1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117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体验,设计,整体,分类与打包,教学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分类与打包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材料的外部特征。 2.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单元课时设计 1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分类与打包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本单元通过设计丰富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如整理书包、分类文具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分类与打包的方法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模拟打包场景等,亲身体验分类与打包的过程,积累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类与打包的原则、方法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本单元以分类与打包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2)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低年段要求。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的体验单元,整个单元只有一课。分类与打包这一主题涉及数学、语文、生活技能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有机融合各学科内容,如在分类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标准进行思考,在描述分类结果时锻炼语文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整理归纳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本单元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全面落实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主题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好动且乐于参与实践的特点,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丰富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如整理书包、分类文具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分类与打包的方法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分类与打包的概念,知道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打包是将分类好的物品进行整理包装,以便于存放、运输和使用。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物品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例如,在对文具进行分类时,观察文具的形状、颜色、功能等特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确定分类标准。 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如在打包物品时选择合适的袋子、盒子等包装材料,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态度责任:引导学生在分类与打包过程中,养成认真细致、有条理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耐心。例如,在整理书包时,认真将书本、文具分类摆放整齐。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