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6840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709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 cover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包括 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理解德川幕府统治的腐朽与锁国政策的危害。掌握倒幕运动的主要过程和结果,认识到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奠定了政治基础。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认识到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客观评价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辩证看待其积极影响与局限性,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的第四课,处于单元中阐述资本主义制度在亚洲扩展的关键位置。 教材先从 19 世纪中期日本的内忧外患入手,介绍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锁国政策对日本社会发展的阻碍,以及西方列强入侵带来的民族危机,为后续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讲述做了充分铺垫。接着讲述了倒幕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明确了倒幕运动是明治维新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然后详细阐述了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目的、内容等概况,并深入分析了其积极影响和局限性。最后通过拓展提升部分对比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帮助学生形成对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整体认识。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图片、材料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历史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能够对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材料进行初步的解读。但在客观评价历史事件、比较历史事件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但对于日本的幕府统治、锁国政策等具体历史概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因此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图文资料和视频影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提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学生能初步的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加强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明治维新的内容 (二)教学难点 对明治维新双重影响的评价。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比较法:对比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展示 “黑船事件” 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们能想到什么历史事件呢?这个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 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驶抵日本浦贺港的‘黑船事件’,它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使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面对这样的民族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对策呢?为什么日本不但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 明治维新,一起探寻其中的答案。” (二)新课讲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