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7626

2.3 次声与超声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10-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96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年,上册,八年级,五四,科版,2025-2026
  • cover
第三节 次声与超声 一、单选题 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B.医生利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D.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定位 2.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能量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医院用“B超”给病人检查疾病 D.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3.下列有关次声波的事实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监测次声波,可预报海啸、台风 B.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雷电均能产生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4.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B.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的反射 5.如图是老师在备课时做的小实验,将矿泉水瓶子从中间剪开,将小音箱放在瓶内,在瓶盖上钻一小孔。当打开音响时,看到前方蜡烛的烛焰在晃动,用钻有孔的纸板替代矿泉水瓶后,烛焰几乎不晃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离瓶盖较远的蜡烛,烛焰晃动幅度较小,说明声波的频率在变低 C.利用水瓶时烛焰晃动比纸板更明显,是因为水瓶对声波有聚集作用 D.若要增大烛焰晃动的幅度,可降低音响声音的响度 6.我国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击鼓声声音浑厚,震撼人心,能够鼓舞士气;鸣金声声音清脆,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便于士兵清楚地听见收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击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击鼓声和鸣金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士兵主要根据音色辨别击鼓声和鸣金声 D.鸣金声声音清脆,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因为鸣金声是超声波 二、多选题 7.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音调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三、填空题 8.地震时会产生 波,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15℃)。 9.物理学中用 来客观描述声音强弱。播放音乐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从音乐声中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 10.在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11.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9月18日20时08分,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这是地震台通过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测定的。 12.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管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而产生的。演奏者的箫声能间接传达她的心绪,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D C C C ABD 8. 次声 等于 9. 响度 能量 音色 10. 响度 超声波 11.次声波 12. 空气柱 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