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 王 绩 野 望 新课导入 说起唐诗,我们马上会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伽,对于王绩这个名字,很少人注意到。其实在唐诗的发展史上,他是一个影响很大的诗人,他的一首《野望》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历来为学者所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绩这首开启律诗先河的《野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想象诗歌描绘的形象,揣摩含蓄的语言。 3、结合诗人的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作者简介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王绩(约 589—644),字无功,号东皋【gā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廉,曾任秘书正字等职,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性简傲,嗜酒,厌弃官场。 其诗多写田园山水,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开创唐代田园诗先声,代表作有《野望》《醉后》等。 1.王绩自幼聪明,博闻强记,11岁拜见权倾朝野的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仙童子“,16岁时应举高中,授秘书正字,入朝为官。 2.家世显赫,兄王通隋末大儒;侄孙王勃初唐四杰。家有良田十多顷,奴婢数十人,养野鸭大雁,自种草药。衣食无忧的世家豪门。 3.王绩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最终归隐田园,自号“东皋子”,以琴酒诗歌自娱。 4.王绩生性自由、放诞不羁。追慕魏晋高风,喜好饮酒,自称“五斗先生”。 王绩的人生标签 神童小王 豪门王绩 五斗学士 归隐东皋 走进作者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背景资料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本诗选自《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卷网-1版)。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仕三隐。这首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 知识链接 句式固定:律诗要求字数一致,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押韵严格: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讲究平仄:每句中用字平仄间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要求对仗: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律诗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文体知识 预习检查 gāo bó mù xǐ yǐ qū dú huī wēi gù 皋 暮 徙 倚 驱 薄 犊 晖 薇 顾 请给下列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整体感知 任务二:初读知“音”·读准韵律节拍 今天所学五首唐诗均是律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页补白“关于律诗”,完成下面表格填写,加强对律诗的认识。 关于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领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领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必须讲究平仄,句中每个位置上使用平声字还是仄声字有一定之规。古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后三种声调统称仄声,与平声相对。其中,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存在,分别归入其他三声,而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一般情况下,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而且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整体感知 任务二:初读知“音”·读准韵律节拍 今天所学五首唐诗均是律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