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精品课件 嵌视频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1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 了解诗歌体裁,熟读并背诵诗歌。 2.[重点] 感知诗歌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庭中有奇树》选自《古诗十九首》。 《龟虽寿》选自《步出夏门行》,作者曹操。 《赠从弟》选自《建安七子集》,作者刘桢。 《梁甫行》选自《曹植集校注》,作者曹植。 从四首诗歌的出处和作者所处的朝代分析,这四首诗在体裁上属于古体诗。 请同学们阅读每一首诗歌的注释,看这四首诗歌的出处、作者,辨析诗歌的体裁。 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指唐以前所写的诗歌,包括“歌”“行”“吟”等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导入新课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起义不断,天灾连着人祸,百姓民不聊生。 这是一个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时代。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百姓流离失所的年代…… 1 乱世中的别离———《庭中有奇树》 2 乱世中的雄心———《龟虽寿》 3 乱世中的坚守———《赠从弟》 4 乱世中的悲惨———《梁甫行》 1 2 3 教学过程 预 · 教材新知———《庭中有奇树》 1.了解《古诗十九首》。 明确:《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也不是一时一人之作,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 《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 《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2.朗读这首诗,注意读音。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探究一】 疏通诗意 探 · 教材写法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诗意:庭院中有一株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儿开得美丽繁盛。 诗意:攀引枝条采摘树上的花朵,我将要把它给予我思念的人。 奇树:佳美、珍贵的树。 滋:繁盛。 华:同“花”。 攀引枝条。 花。 给予,馈赠。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意:花香充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可是天遥地远,没法能够送达给他。 诗意: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因别离历时很久,想借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香气。 没法。 充满。 离别。 历时很久。 送达。 思念的人。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连词义而成句意。 明确:庭院里有一株珍贵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生意盎然。我攀引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给予日夜思念的人。花的香气充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可是天遥地远,花无法送达亲人的手中。这花有什么值得珍贵的 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花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探究二】 析行文之妙 请大家跟随诗中女主人公的目光,见其所见,思其所思,感其所感。(根据诗歌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在一方庭院中,我发现了一棵 的树,这棵树有 和 ,于是,我 ,想要 ,但是,我又想到 ,不禁感叹 。 明确:佳美、珍贵 茂密的绿叶 繁盛的花朵 折下一枝花 送给思念的人 所思之人离我很远 花再珍贵,若不能给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