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0167

2.8用水分离-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3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用水,分离,教案
  • cover
2.8《用水分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对应课程标准 3—4 年级学习内容“1.1 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功能 ”的第二点“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质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 ”。本课作为“水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对水的状态变化和溶解的认识基础上,利用这些“变化 ”或“稳定 ”来完成混合物的分离,实现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应用,也指向“稳定与变化 ”这一跨学科概念。 本课包含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板块。聚焦板块从晒盐场景出发,提出现实问题“粗盐中含有不少沙子,如何把沙子和食盐分离开来? ”同时明确了水的特性“能溶解食盐、能蒸发 ”,暗示学生根据水的特性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索板块包含两个探究活动,活动 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想到的分离方法,并思考“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 ”,进而让学生意识到需要利用食盐、水和沙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离;活动 2 引导学生根据清晰的实验步骤实施模拟分离活动。研讨板块的三个问题都指向了沙子、食盐、水的特点,也是对前面几课时的总结。拓展板块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并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节水意识。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实验有一定的兴趣,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经过本单元前 7 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溶解和蒸发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在实验操作规范、安全意识以及对分离现象的深入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可以利用水的蒸发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实现一些混合物的分离。科学思维目标 能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分离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能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不同创新解决混合物的分离问题。 1 探究实践目标 能规范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步骤,完成食盐和沙子的分离实验。能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比较分离前后物质的变化。 态度责任目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在观察和实验活动中养成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团队合作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通过对简单的污水净化装置的了解和制作体验,认识到保护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利用水的特性分离食盐和沙子的方法,理解水在分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难点:规范操作过滤和蒸发实验,确保实验效果;深入理解分离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及其原理。 【教学准备】 学生:食盐、细沙、玻璃棒、若干清水、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火柴、放大镜、滤纸、漏斗、铁架台、烧杯、观察记录单。 教师:教学课件、视频资料(过滤和蒸发操作演示)。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课件出示盐田晒盐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盐田,人们在这里晒盐。晒盐后得到的粗盐里有很多沙子,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把沙子和食盐分离开来呢? 2.提问:水能溶解食盐,也能蒸发。我们能不能利用水的这些特性来分离食盐和沙子呢?(板书课题:用水分离) 设计意图:通过晒盐场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水的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探索 1.说一说分离方法。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想到的分离食盐和沙子的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离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 ”,进而启发学生认识到需要利用食盐、水和沙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离。 2.实施模拟分离活动。 先把食盐和少量沙子混合,调制成“粗盐 ”,再分步实施分离实验。 第一步:溶解。(课件出示步骤图) 学生将“粗盐 ”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使食盐溶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并记录物质的状态变化。 第二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